第四百四十一章 削籍为民,夏言致仕! (第1/2页)
“陛下说的是,臣也不赞成这样做,认为应该再议。”
杨一清这时回答道。
朱厚熜不假思索地厉声说:“当然应该再议!”
接着,朱厚熜又看向杨一清等御书房大臣,问:“这是三法司谁提出来的?”
“大理寺的叶应骢。”
杨一清立即回道。
朱厚熜听后颔首:“持身不正、是非不分,此人乃小人,削籍为民!”
削籍为民,则意味着没有再次为官的机会。
叶应骢只是一个建议就落得个如此结果,自然也说明,朱厚熜对这些士大夫想让皇帝配合他们一起虚伪、让锦衣卫北镇抚司干脏活的事非常不满。
朱厚熜接下来也继续吩咐说:“夏言不经法司杀翰林的事,直接廷鞫!朕就不相信满朝文武,就议不出一个公允的处置结果来!”
……
……
“这个夏贵溪,他当时既然敢乱法令擅杀翰林,就该在杀完翰林后直接自缢了事!”
“这样的话,朝臣中恨他者,也不至于如此为难!”
在内阁将朱厚熜的意思传达下去后,刑部左侍郎许赞就非常郁闷地在朱希周、周伦这些昔日要好的同僚面前,吐槽起夏言的选择来。
周伦则笑着说:“他就是因为知道,朝臣中因此事恨他者,会如此为难,而杀不了他,甚至只会选择让他活着,为他说好话,他才敢杀翰林的。”
“是啊,如今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生郁闷气了。”
“大丈夫当能忍不能忍之事!”
“廷鞫时,只能为他夏言说好话,绝不能因为夏言不先反映参劾,不先请天子降旨令法司议被杀翰林之罪,就真的要治夏言死罪!总之,春秋决狱的原则,破坏不得!”
朱希周回道。
周伦跟着附和说:“没错,只有不支持春秋决狱,要以法居礼上的变法者,才会坚持治夏言死罪!”
“我知道,只是不能既杀夏言,也不破坏春秋决狱的士林共识,还是让人一想就觉得憋屈!”
许赞回道。
朱希周笑道:“所以说他大才!”
而在廷鞫开始时,暂暑部事的刑部左侍郎许赞虽然不满夏言擅杀翰林同僚的行为,也就还是先开口言说:
“我还是那个主张,夏言虽然擅杀同僚,但却是基于忠孝大义而杀,乃合圣人之教也!”
“而古圣贤治法,认为定刑当以春秋大义定之,故夏言不当加大辟之刑,也不当折辱之,否则,便是苛待忠良,败坏礼教纲常。”
许赞说到这里,就道:“所以,我主张,只以夏言不谨冲动定罪,令其致仕,但因其忠孝贞烈之举当褒奖,故当令以礼部尚书衔致仕!”
“我同意!”
“夏言虽狂悖嚣张,但实则忠臣,治国当以礼为重,对此忠臣,自当以议贤,不能因其杀伐不请圣谕、不经法司就真治其死罪,只能令其致仕,且不能亏待。”
左都御史周伦也跟着说道。
这时……
张璁却言道:“我不同意!被杀翰林无论忠奸,若有罪,皆需明正典刑,否则法纪何存?”
“不遵法纪,因义愤而杀,而若有朝廷命官因此被误杀,后果无异更严重!毕竟人死不能复生。”
桂萼跟着说道:“没错,朝堂不是绿林,大臣也不是江湖之人,臣民若可以因忠义而杀人,那天子是不是可以说,即便屠城也不当指其无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