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一分钱》上线 (第1/2页)
“妈,掺上玉米皮,蒸几个窝头吧。”吃完晚饭,张桂芳忙着蒸窝头,一家人一天得吃十多个窝头,几乎得天天蒸。
“为啥?”张桂芳听了儿子的要求,有些奇怪,家里还有余粮,还没困难到吃玉米皮的地步。
“不是有来讨饭的嘛,掺上玉米皮,人家过来的时候,掰一块。给个几分钱,也不顶啥用。”唐植桐小时候听父亲说过这个年代,农民是最难的,家里也是因为讨饭得以存活。
自己淋过雨,总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别人撑把伞。
在农村,其实不用这么做,毕竟人口密度比城里小很多,但放城里,就得多留个心眼,反正玉米皮也能吃,只不过口感差一点,但也比武汉强多了,那边可是连玉米芯一块吃。
“行。”张桂芳点头应下,转身进屋,将喂鸡的玉米皮抓了一把过来,掺在一块玉米面里,这些单独做窝头。
“掺玉米皮会不会不太好?”一直到回到厢房,小王同学才将自己的疑虑问了出来,即便是讨饭,也都是附近的农民,是兄弟,并不是敌人。
“你没见过人心的恶。今天你给钱给的多了,你信不信明天就有一堆上门讨钱的?今天你给的干粮好,信不信他能天天过来敲门?”唐植桐笑笑,善事可以做,但有个前提,先把家人照顾好。
“我出差的时候,碰到过朝我窝头吐口水的,就是为了让我恶心,等我扔掉他好捡起来吃。”唐植桐说完又摇摇头,人心呐,是最难揣测的,虽然大部分是没有坏心的,但不排除群众里面有坏人。
有人一听说有免费的吃食能领,能排一个小时队,因为不发饭盒就把摊子全给掀了,而其他围观的呢,没几个劝阻的。
真的是穷吗?无非是想占点便宜罢了,但凡占不到就是自己亏了。
唐植桐几句话,将小王同学给干沉默了。
“灾民是不挑食的,别说往里面掺玉米皮,就是有沙子,他们也不会嫌弃。”唐植桐在这一刻,想起了工厂叫嚣着往海子里寄掺了沙子的小米的工人,也想起了和珅关于救灾的看法。
和珅啊,大贪官,但也是个会做官的,用一把沙子能将占小便宜排队的直接筛选出去,但凡能吃的起饭,谁乐意去排半天队领一碗有沙、有土的粥?
省出来的那些,能让灾民吃更多日子,直到官府组织生产自救。
“也没什么事,反正就这几天了,再有个十来天,田里的野菜也就出来了,到时候乞讨的会少很多。”唐植桐能看出小王同学心里的沉重,无力的安慰了一句。
“就是有点想不通,让你这么一说,是这个道理。叶主任今天找你说什么了?”小王同学将几缕头发捋到耳后,笑笑问道。
“稿费的事……”唐植桐抓重点,将叶志娟说的事情大概跟小王同学讲了一遍。
“那就按咱妈说的办吧,都是为咱们好。”小王同学一听这是李姨的意思,丝毫没有犹豫,当即表态。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唐植桐笑笑,名利双收不是那么好收的,现在有个名就好,利就靠工资吧。
“那,广播电台约稿的事情,还给人家吗?”小王同学想起了约歌的事情。
“给啊,不过还得等等。你也知道,写歌这东西得有灵感,我现在没有。”唐植桐靠在椅子背上,灵感这玩意确实存在,灵感来了思如尿崩,没灵感的时候就如同便秘。
不过灵感对于唐植桐来说只是一个借口,总得往后抻抻,显得创作歌曲没那么容易。
次日,2月23日,唐植桐在去邮电学院的路上,看到了诙谐的一幕。
一辆从内城开往城外的公交车上坡的时候趴窝了。
公交车里的乘客下车在后面推车,等公交车过了坡以后,乘客上车,公交车再往前走。
这辆公交车比较有特点,车顶顶着一个黑色的大包,学名叫“天然气储气袋”。
川蜀那边有天然气,巴1井、巴2井早已开始生产,但在四九城大多烧的是煤气,是炼钢、炼焦时产生的副产物。
前几年的时候,四九城公交车就有用这玩意的,平路还好点,勉强能用,一般只在路况好、平坦的路线上使用,因为动力不足,一旦有大的上坡,就会出现唐植桐刚才看到的一幕。
后来从国外进口了柴油、汽油,这种驮着书包的公交车一度销声匿迹,没想到今年这么早就出来了。
虽然大庆油田去年已经进入开采阶段,但由于技术的限制,国内还不能对原油进行有效深度加工,也无法从中炼取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轻质油产品。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燃油公交车会越来越少,逐渐被这驮书包的公交车所替代。
唐植桐看着公交车上面干瘪的黑书包,想起了椿树胡同的液化气罐。
公交车之所以会在上坡的时候趴窝,是因为动力不足,动力不足不是因为发动机不给力,而是由于黑书包里面的可燃气体进气量不足。
这玩意基本靠重力供给燃料,黑书包鼓鼓囊囊的时候动力最足,一旦干瘪就如同小脚老太太般,慢慢随性往前挪。
如果能给液化气罐接上一个可以控制出气的阀门,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说干就干,唐植桐课间就没歇着,琢磨着搞阀门。
与此同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好的《一分钱》终于上线了。
在食堂吃午饭的鹿岚恰好听了个正着。
此时的歌曲播放,由于不跟电视似的能显示字幕,所以在音乐响起前会人工播报词曲作者及演唱者。
鹿岚刚一听到时,还愣了一下,心想这是自己知道的那个唐植桐和王静文吗?
听完后,一同吃饭的其他领导就笑了:“这首歌好,这是在为我们做正面宣传啊!这是我们系统的同志写的吗?”
分管宣传的领导愣了:自己压根不知道怎么回事,无论怎么答,都不合适。
“如果没有重名的话。是自己的同志写的,但不是咱们系统的。”鹿岚听完,觉得这么凑巧的事情是微乎其微的,鉴于叶志娟说的她女婿那么有才,鹿岚猜测就是那俩小辈的杰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