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五大异象,补天之缺(求订阅!) (第2/2页)
“当年父亲炼就元婴好像并没有天地异象出现,这些年那些八大正教数脉魔门的修士,也一直没有这样的消息传出,夫君这是?”
“……因为天变了,难怪城儿这次渡劫如此的艰难,原来,是在补天之缺!”
黄龙子道人仰观天象,渐渐心中有所明悟。
通玄世界的天道,因为界外妖神的影响,其实一直都是残缺不全,难以成长发育的状态,现在神州结界建立,诸界贯通,界外妖神的影响削弱,通玄世界的天道便借着陆城的渡劫,自诸天大道连通而下的劫法当中获得好处,它也正在迅速成长。
天府奇珍仙灵玉髓还没有下完,劫气退散的青碧天空当中,蓦地垂下一道道青色光气,紧接着,第二道、第三道、第四道……直到第九道!
同时陆城的远方天穹处,隐隐之间有白色长桥跨空而来,飞至其脚下。
炼就元婴,第二道异象:九气垂流,仙路洞开。
这道异象又被称之为九息服气,非炼气之术修炼高明精深者不可证就,得之,大益修道之士法力修为。
九道半透明的气息,犹如长龙一般变化汇聚,涌入到陆城的体内,而后,陆城就感受到体内法力近乎在本能的增长当中,自身一呼一吸间,近乎与此方天地同步。
再后,则是炼就元婴第三道异象:天命垂青,光耀后世。
一道巨大的金色光柱,破开云气落在陆城道人的身上,元婴修士本就已经是一界瑰宝,气运所钟。
而陆城破去九霄玄真破灭天雷劫,让通玄世界的天道于诸天大道法则中得到无穷好处,补天之缺,自然是更得此界垂青,从此陆城乃至于他的宗门及亲族弟子,都会得到一定的气运加持,此方为千秋万载之基。
甚至仅仅只是金光扩散,照耀在下方的止观山灵脉上,便使地脉隐隐变动,变得更加灵机盎然,适合修士修道。
“天道之心与修士之心果然是截然不同,它之前甚至想要毁去我的肉身,让我成为法身元婴修士,现在却又给我气运所钟,此界天命之子的命格,我是该说天心混沌,还是该说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再往之后,磅礴剑气光辉,直冲霄汉。
那纯粹璀璨的剑光完全将陆城身躯覆盖笼罩,东升止观山亮起直照方圆数百里的剑气光辉。
止观山巅,天穹之下,一片剑光如瀑,倾泻而下。那是来自数百里范围内,天地魔宫弟子及散修们的剑器,在这特定时刻,不由自主地腾空而起,向山顶汇聚。剑光璀璨夺目,似在呼应着某种神秘的召唤,它们在空中舞动,如同被狂风驱使的落叶,又似有无形的手在操控着这场壮观的飞行。
飞剑破空,震颤,发出似是恐惧又似是狂热的连绵剑啸,无止无休。
止观山高空,在这一日现出奇异景象。
方圆数百里内无数柄剑器利刃,从各处朝止观山山顶飞至,恍若万川归海,最后竟将止观山高空完全遮挡,顿时只见剑光而不见日光。
从山脚到山顶,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这一幕,心中充满敬畏。天地魔宫的弟子们,有的面色凝重,有的则是双目放光,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灵感在涌动。散修们更是神情各异,有的闭目凝神,似在感悟着剑器的天性;有的则是瞪大了眼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炼就元婴,第四道异象:通玄一剑,万剑朝拜。
伴随万剑而来的,还有无数修士一缕缕的剑道意志,虽然其中绝大多数对于陆城而言杂而无用,但这已经是经过提纯过的,不够强烈坚定的剑意甚至无法传递过来,因此,终归是对陆城有着增厚剑道底蕴的助力。
鼎章,通天,烈火,玄空,句芒,玉清,阴阳七大世界当中,能够激发这一异象的修士,无一不是剑道天才绝世剑修,未来的剑道成就,也无一不是极高。
在接收万剑朝拜的剑意灌注之后,陆城莫名感到体内精气神三者自然凝聚,胸中五腑,隐隐有奇异呼应之感。
片刻之后,在陆城的头顶之上,生长飞出三朵不断绽放的金色之花,其体内五腑则与天地之间的五气,各自呼应,渐渐在道人的身后形成五道五色光轮。
炼就元婴,第五道异象: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此为古代道法底蕴深厚的修道人炼就元婴的异象,古代修士,修持精气神三宝,胸口五行元气,方有此功。
而今之修道人,开始专攻炼气术,不再追求肉身飞升,而是追求更加简便的虹化飞升之术,自然也就再没有这种异象。
古时之时并没有剑修这个分支,所谓剑修只是热爱剑道的修道人,其仍旧是主修三宝五气,只是本身剑术高明罢了。
而今之修道人没有古之修士的肉身,神识,不得不改易剑气之术,使自身更加能够适应,发挥剑气威力。
那说到底,不过是先天资质禀赋不足者为求尽快入门的无奈选择。发展到现今,却已成为主流。
这种发展是正确的,是高明的,是符合整个时代的,却未必是潜力实力最强的道路。
“我的元婴大道为:玄天剑婴法体,不仅仅是元婴,甚至连肉身与神识都包含在内了。”
先是自测自量一番,然后陆城尽量收敛五大异象,从止观山高处飞降而下,下方峰顶有众多亲友等待,至此元婴大道终成矣。
止观山天地魔宫,陆城道人炼就元婴激发五大异象,这种事整个通玄界都极为关注,想瞒都隐瞒不住。
因此陆城在止观山上稳固元婴,持道百日之后,便广发请帖,请通玄界玄门魔道中的一流宗门前来观礼。
因为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做了,所以陆城倒也称得上是驾轻就熟。
在元婴大典上与诸位高修论道演法,他际遇玄奇、自创功法,悟得通玄一剑后,一身道法之深圆融深厚,此番论道虽不动飞剑,却仍旧论败通玄界各大正教高修。
在那一次的元婴大典论道之后,各派正教高修返回山门,这座天地魔宫,便已隐隐成为通玄法界第一大派,虽是魔道出身,却执此界牛耳。
只不过此时此刻的通玄界正值多事之秋,诸界贯通,四宇开发,鼎章,通天,烈火,玄空,句芒,玉清,阴阳七大世界当中修士,皆是前来通玄界寻找自身机缘。
像之前的天骸洞天之内,就隐藏着足以让七界十宗之一的琅嬛千宝阁真传修士,为之动心的元神传承,而在此时的通玄界,像这样的洞天可并不是一座两座而已。
同样,隐藏着宝物也就同时带来危险。
不说天骸洞天内那头六阶后期的尸妖,就算是现在的陆城败之不难,但却难以将之杀死。
就算是原本隐藏在妖阵之外的六阶妖魔,也不时潜入通玄界造成无边杀戮。
通玄界的神州结界,是玉石俱焚之阵,一旦激活,举界俱亡。
除非界外妖神亲自下场,否则通玄界的修士根本没有轻易动用此阵的勇气。
那么要对付那些妖阵之外的六阶妖魔,就只能依靠通玄界修士自己的本领了。
于内人族有七界修士汇聚而来,良莠不齐,纷争不断,于外界外妖魔,虎视眈眈,它们也不断潜入吞食此界修士炼化太乙元气,希望再现界外妖神道路。
便是在这样的纷乱,争斗与发展当中,陆城闭关于止观山潜心修炼着自家道法,争取早日将五大异象带来的种种好处消化吸收,乃至在道法修业上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