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八十八章 曾许世间第一流 (第2/2页)
这算是章越与王珪,蔡确达成的默契和协议。
蔡确越过章直出任门下侍郎,也代表他将接替章越执掌右相之位。曾被冷落蔡确,又重新恢复了门庭若市的状态。
至于工部尚书安焘接替为吏部尚书。原礼部尚书陈睦出外任知州,曾布回朝出任刑部尚书。
至于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则空缺不补。
官场都是这样,一个人升官,其后一定会伴随一连串的人事调整,这也是常谓的一个萝卜一个坑。
不过黄履,陈睦先后离京,王珪蔡确的心腹进入中枢执政,章越有点人未走茶已凉的意思。
当然章越也明白,这是自己提议建储,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天子和高太后现在肯定都是气得够呛。
章越虽说知趣逐步交出了权力,但他也作了反击,为了遏制以后蔡确接替自己为右相后掌权。
他先将中书堂除官员的权力交了出去,改为尚书省共议堂除官员。
众所周知交出人事大权,如同自废武功。
同时为了遏制户部尚书的权力,他又将户部右曹(原司农寺)改为尚书省直辖,此举避免蔡确联合其党羽新任户部尚书何正臣以后更动自己的募役法。
如此即便蔡确成为右相,也会发觉他的权力与章越曾经担任右相,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更何况中书,门下二省还各多了一名,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分权。从三省四名宰执到六名宰执,从章越一人独揽事权,再到宰相公议大事。
章越知道蔡确肯定在心底大骂,自己这样吃完饭便砸了锅碗瓢盆的举动着实不厚道。
但章越已不理会蔡确想些什么。
十七娘已是提前派人将一些东西,往老家寄去了。
章越早在一年多前,已派人往建州觅地建了一座宅子。
那是一处山间林居,位于崇安县。这崇安县就是后来武夷山市,与浦城一并同属于建州。
南浦溪正发源自崇安县,顺流而下,可至浦城老家。世人罕知柳永柳三变就是崇安人。
此后绿波廊烟,平湖青山将与己日夜为伴,昔日富贵荣华事如同两鬓风。
正如那句‘柯村赵四郎’。谁知今日山中客,又是当年的谁谁谁。
想到这里,章越微微笑了,尽管曾和苏轼苏辙一起说过致仕往羡阳一起居住。
可是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自己还是愿意和黄履作邻居。
不过自己还有最后一件事没办。
章越想到这里,看着窗外春雪,当即提笔写下奏疏。
他决定向官家上疏请求致仕,尽管离他当初与天子约定还有三个月。
写完奏疏后,章越一身轻松,十七娘在旁看了章越写下辞疏道:“官人,我一时不能陪你回建州!”
章越道:“我省得,你要照看亘哥儿,丞哥儿。”
十七娘道:“丞哥儿今日回家后一直不说话。”
章越听说道:“怎么了丞哥儿平素也是不怎么说话。”
十七娘道:“丞哥儿性子虽不似他兄长,但心底主意一点不少。”
章越问道:“近来他功课倒是长进许多,令我刮目相看,或许是这一次没考入中舍故闷闷不乐吧。”
“其实入不入中舍倒在其次。”
“他有这份进取之心,才是难得。老百姓常说三代之内必有兴家之子。”
“这等孩子早年或看不出端倪来,学业平平,为人处事也不见得如何,然经了事后如凤凰涅槃般。”
“今日三郎看来有些性情坚毅,处事坚韧不拔,你看着吧。”
十七娘笑道:“官人这话倒似说得不是自家孩儿,而是说得你自己呢。”
章越笑了笑。
……
福宁殿中。
官家看到章越的辞疏后,对一旁石得一,宋用臣道:“你可知章相为何此时提出致仕?”
见石得一二人不能答。
官家道:“正所谓春建东宫,章相赶在建储之前致仕,摆明了他不愿自居建储之功,以提前致仕来劝朕早下决心!”
东宫又称春宫。
故建储一般都是选在春时,如今是二月,章越要赶在三月之前致仕,表明自己当初上谏,不是为了策立之功。
同时劝天子早下决心。
官家如今身子已是无碍,心底一直隐隐有反悔之意。他已是提前动手,先削去章越的党羽黄履陈睦,提拔了蔡确王珪的心腹。
看到章越的辞疏一刻,官家叹道:“这么多年,章卿用术一直如此,用弱不用强,用柔不用刚,然却锲而不舍,就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思。”
宋用臣,石得一听官家此语想起道德经里的话,柔弱胜刚强。这就是流水不争先,争得是滔滔不绝吧。
官家遥看殿外许久道:“朕允了章卿辞疏!”